top of page

新大陸的文化祭酒:波士頓交響樂團

已更新:2020年1月30日

文\李永忻


1881年,美國波士頓的一位重量級社會賢達,多年來不斷地思索著,如何讓這個城市的市民,能夠享有與歐洲同樣高品質的文化活動。這位曾經念過哈佛,也曾去歐洲遊歷多年,回國後參與過南北戰爭,戰後繼承了龐大的家業,同時也是哈佛大學主要贊助者——約翰・李・希金森(Henry Lee Higginson),終於決定把他廿五年前,甫自歐洲回美後就開始構思的方案付諸行動。他宣布創辦「以低廉的價格提供最好的音樂」,並且將「永續扶植在地音樂人才」作為目標,最終達到歐陸一流水準的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以下簡稱BSO),就在這年正式誕生。



老仕紳的藝術之夢

希金森在BSO初期禮聘的音樂總監,都以歐洲傳統音樂為選材要務,鎖定經驗豐富的音樂家,保證音樂來到新大陸不至於走音跑調。只可惜希金森深厚的音樂素養,加上對於傳統風格的極度偏好,讓指揮經常不厭其煩地忍受老闆的指手畫腳。


創團的首任總監為身兼聲樂家、作曲家與指揮家的亨歇爾(George Henschel)。亨歇爾在掌舵之初,還曾經與好友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彼此交換關於這個新樂團的意見(老闆跟顧問,你該聽誰的意見?)。之後的四位指揮來來去去帶走的雲彩也不多——在萊比錫布商大廈(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與柏林愛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仍然二鳥在林時,BSO也曾被天才指揮尼基許(Nikisch Artúr)一鳥在手。包爾(Emil Paur)經過五年BSO音樂總監後,後續在紐約愛樂與匹茲堡交響都搞得烏煙瘴氣——唯有曾經掌管維也納宮廷歌劇院(Wiener Hofoper,即今日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與樂友協會(The 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的格瑞可(Wilhelm Gericke),除了中間因健康因素回到維也納,兩段共計十三年的任期都跟樂團好來好去,並且大幅強化了樂團的合奏技術。廿多年來,指揮來來去去不留一片雲彩,希金森選擇了備受當時樂壇獨奏家稱讚,具備豐富歌劇院歷練,拿手的德奧音樂風格又是自己心頭好的卡爾・穆克(Karl Muck)。


希金森原本期待穆克,終於能夠幫助自己實踐創團的理想。豈料穆克創業未半,就中道崩殂在政治正確的風氣中! 1918年的三月廿五日,穆克在未經任何的審判甚至指控下遭到逮捕,除了穆克,還有廿多名BSO的團員,僅因德國血統而遭趕出樂團。聯邦探員還闖進穆克的住所中,帶走了他的個人文件,與在隔天即將演出的《馬太受難記》樂譜。他們甚至懷疑,穆克在樂譜上各種音樂註記,很可能是德國秘密活動的密碼!儘管為了營救穆克積極奔走,結果卻使希金森心灰意冷,乾脆將經營權交給董事會退休了事。


1919年的八月,監禁中的穆克終被美國正式驅逐出境。三個月後,希金森也撒手人寰。終其一生,希金森都未能見到BSO,達成他心目中能與偉大的歐洲樂團平起平坐的理想。



從新大陸走向全世界

就在希金森離世後一個月,波士頓紅襪隊把他們的鎮隊之寶貝比魯斯賣給紐約洋基隊,在接下來的八十六年,紅襪隊再也無法拿下世界冠軍。對比球迷的悲慘,波士頓的樂迷至少還稍微欣慰,因為BSO的董事會迅速找來的接班人,隻手挽救了這隻瀕臨解散的樂團。


來自法國,史特拉汶斯基最信任的指揮,首演了大多數作曲家的作品(包括導致著名暴動的那場《春之祭》),並在戰後獲得大都會歌劇院的邀約的蒙都(Pierre Monteux),在百廢待舉的波士頓,接下重建BSO的大任。這個連團員都湊不滿的樂團,在蒙都廣發英雄帖之下,湧來四面八方各種音樂背景的演奏家,有些人甚至根本沒有演奏過交響音樂的經驗。靠著蒙都的殫精竭慮,竟然在第一個艱苦的樂季結束前,已然讓樂團恢復到「近乎正常」的水平——不能不說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五年的時光讓蒙都專心將樂團的聲音打磨得更加細膩,也為BSO埋下「法式音色」的DNA。





1924年,兼具有敏銳的音樂天賦與絕佳的商業頭腦,來自俄羅斯的猶太指揮庫塞維茲基(Serge Koussevitzky)君臨波士頓。觀眾與樂團悉數拜倒在庫塞維茲基的群眾魅力與票房實力上,開啟長達25年的「庫政權」。此時BSO不僅演奏水平急速升級,與紐約愛樂與費城交響分庭抗禮。在樂壇的聲譽與影響力上,更是隱然有全美第一的地位。1940年,庫塞維茲基為300名的年輕音樂家,在麻州西部的萊諾克斯提供獎學金,成立了伯克郡(Berkshire)音樂中心。他希望這些年輕的學子,透過這個暑期音樂營,與BSO的團員或客座音樂家,能夠就近學習觀察,達成彼此緊密的合作與交流。這個後來以演出場地命名的「坦格塢音樂中心」(Tanglewood Music Center,簡稱TMC)的地方,以及每年在此舉辦,日後更海納百川各種音樂形式的「坦格塢音樂節」,卻成為全球各地的音樂人,不論你是新鮮人或是老江湖,每年夏天最嚮往的音樂盛宴——據統計,在美國的交響樂團中,有20%的成員是TMC的校友,擔綱首席的更高達30%——樂團創團理想幾乎悉數達成,希金森若地下有知,必能含笑九泉。


1949年,BSO正式進入孟許(Charles Munch)時代。闊別1/4世紀再度迎來法系指揮,孟許為BSO開創了許多的先例:包括首度的海外巡演、任命首位女性首席、首度的立體聲唱片錄音——拜優異錄音效果與演奏技術,孟許與BSO的專輯,至今仍是眾多發燒友追尋的「名盤」。在媒體加封的美國「三巨頭」、「五大樂團」的稱號中,BSO的地位一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般萬年不動。此時闊別樂團25年的蒙都,也在孟許力邀下每年重回波士頓,兩位法國音樂的前後任祭酒,讓BSO重現細膩與浪漫的「法蘭西風味」。在其他以能量、粗獷、張揚與犀利的美國樂團間,格外鶴立雞群。


非典型武士的君臨與困境

1973年,經歷了萊茵斯多夫(Erich Leinsdorf)與史坦堡(William Steinberg)兩任共計十年的時光,樂團迎來了小澤征爾(Seiji Ozawa)。這位出生於滿州奉天(今中國瀋陽)的非「音樂菁英」家庭,十歲才開始學鋼琴,國三才正式接受正統音樂教育的「非典型日本音樂家」,1960年在TMC與孟許與蒙都學習,並奪得了最高榮譽的「庫塞維茲基獎」。旋即接連成為卡拉揚與伯恩斯坦兩大指揮帝王的學生與助理。不到十年的時間,小澤征爾以一個亞洲人的背景,未滿四十歲卻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青年指揮家。BSO在洽詢過多位指揮之後,最終決定由小澤征爾豎起波士頓的文化大旗!


自孟許的晚期直到小澤的到任前,BSO的方向一度渾沌不清,再加上孟許老好先生的紳士個性,自詡為全美頂尖的團員紀律也開始出現問題。繼任的萊茵斯多夫試圖回歸德奧風格,希望改善樂團體質與效率,卻讓BSO原本有別於北美其他樂團的特色開始消失,終致屢遭團員與管理層的質疑而掛冠求去。此時小澤為波士頓帶來的,不只有來自日裔與亞洲社群的新聽眾族群,以及正處泡沫經濟上升期的日系財團資金挹注,小澤身上有別於歐洲傳統指揮的文化特質,以及青年指揮的活力與朝氣,都讓這個悶了十年的樂團,重新拾回音樂上的活力。從音樂會的叫好叫座,在眾多唱片品牌的錄音銷售長紅,還有拍攝電視音樂節目等等⋯⋯都讓這位非典型的日本武士,讓BSO重振了樂團的自信與聲譽。


所託非人的短暫美夢

2004年,紅襪隊終於打破了「貝比魯斯魔咒」,在八十六年後重新奪得世界大賽的冠軍。彷彿為紅襪一報當年奪走貝比魯斯之仇,BSO也搶了一個紐約之子回來——就在同一年,BSO決定遴選出創團一百廿多年來,第一個美國出生的音樂總監:詹姆斯・李汶(James Levine)。為此李汶放棄了他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音樂總監一職,至少在形式上暫時放下他在紐約音樂圈至高無上的地位。同時為了感謝海汀克在空窗期的無私貢獻,授與後者榮譽指揮的頭銜。


與前任的小澤截然不同的李汶,不僅在指揮台上有一套,各種曲目近乎通才的難他不倒,舉凡行政、人事、社交、募款⋯⋯各種讓指揮家對於「音樂總監」一職敬謝不敏的惱人事務,李汶都長袖善舞八面玲瓏。這位時間管理大師為求面面俱到,各種工作都務必追求極高效率。李汶的這些個人特質,不僅獲得世界樂壇的一致好評,也為他多年來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工作上,成為世界樂壇最有權勢的音樂總監之一。


2006年的一次從指揮台上摔下的意外,以及後續接連爆發的各種健康問題,讓這個工作狂開始無法應付音樂總監該盡的各種義務。就算時間管理大師的工作效率再高,隨著各種缺席的次數越來越多,多到讓BSO的樂團內外,都開始盤算著這位全美收入最高的指揮家,是否成了薪水小偷。終於撐到了2011年,樂團宣布李汶將於該年正式辭去BSO的音樂總監。


New Kid in Town

就在宣布李汶離職的同時,為了填補李汶該月缺席的一場卡內基音樂會,BSO找來一位當今樂壇備受矚目的潛力新秀來救火,在此之前,這位青年指揮家從未與BSO合作過。但此時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場音樂會即將是BSO少主中興的序曲!

在那場救火的音樂會後,兩位擦身而過的指揮家呈現了黃金交叉。2012年,他應邀在坦格塢音樂節中擔任BSO的客席指揮。2013年一月的波士頓交響廳,在場的觀眾抱持著懷疑的心情而來,卻宛若見證了一場神蹟。台上這位年僅卅五歲的年輕人,只不過首度在主場登上BSO的指揮台,竟然能夠讓這個宛若紅襪隊一般,希望永遠在明年的樂團,重現那些過往唱片中的風采,展露出歐陸樂團的底蘊,打磨出高貴又細膩的音色,更灌注了自信的活力與能量。在場的觀眾無不面面相覷,兩年來他們聽過太多這個年輕人如何化腐朽為神奇的故事,直到親耳聽見他們才知道,這些都是真的!在他的棒下,蒙都、孟許、庫塞維茲基都回來了,或者說,他們一直都在BSO的DNA中,直到這位年輕指揮的到來,才把他們的特色解放在波士頓的音樂之中。


五個月後,BSO正式宣布少主即位!宛若九十年前,庫塞維茲基君臨波士頓,更彷彿一百多年前,老希金森尋尋覓覓,希望有人能扛起波士頓的文化大旗,在新大陸的土地上,培育在地人才、以合理(低廉早已不切實際)的價格提供最好的音樂、建立起一個與歐陸各團並駕齊驅的超級樂團。


他就是安德里斯·尼爾森(Andris Nelsons),BSO創團一百卅三年來的第十五任,同時也是最年輕的音樂總監。就在這一年,紅襪隊拿下了解除魔咒之後這十年以來,第三座世界大賽的冠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