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大陸的文化祭酒:波士頓交響樂團
文\李永忻 1881年,美國波士頓的一位重量級社會賢達,多年來不斷地思索著,如何讓這個城市的市民,能夠享有與歐洲同樣高品質的文化活動。這位曾經念過哈佛,也曾去歐洲遊歷多年,回國後參與過南北戰爭,戰後繼承了龐大的家業,同時也是哈佛大學主要贊助者——約翰・李・希金森(Henry...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9年11月26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326 次查看


英雄出少年 ─ 安德里斯‧尼爾森斯
拉托維亞的首都里加,幾位當今樂壇上舉足輕重的人物誕生於此,例如:大提琴家麥斯基、小提琴家基頓‧克萊曼。1978年11月出生里加的音樂世家的指揮家尼爾森斯,原本學的是鋼琴,後來主攻小號,青少年時期就已經跟拉托維亞國家劇院管弦樂團一起演出。耳濡目染之下,逐漸養成他對管弦樂團的專...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9年11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560 次查看


越陳越香的費城之聲 11/1隆重鉅獻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小提琴家的試金石,費城管弦經典權威呈現!」 柴可夫斯基生涯唯一小提琴協奏曲,一開始由於過於複雜困難,被批評為無法演奏,但時間為它做了最公正的平反,而今已是現今小提琴家的試金石。 旋律優美、廣受大眾喜愛的百年金曲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在費城...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9年10月2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48 次查看


無法忘懷的費城之聲 10/31盛大登台
拉赫曼尼諾夫: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費城之聲就是我創作的聲音藍本!」——拉赫曼尼諾夫 費城之聲的飽滿清亮音色,深深打動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一聽便難以忘懷。拉赫曼尼諾夫曾經表示,在他來到美國後的作曲,腦中皆會以「費城管弦樂團」做為聲音想像的藍本。現今能聽到拉赫曼尼諾夫親自演奏的...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9年10月2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89 次查看


指揮大師代代淬鍊 輝煌一世紀的費城之聲
費城管弦樂團以柔滑的弦樂質感與堅強的樂團默契,展現出獨有的「費城之聲」,持續於舞台上展現將近兩甲子以來的不朽榮耀! 史托科夫斯基的成功奠基 費城管弦樂團創立初期,便與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波蘭鋼琴家魯賓斯坦合作,甚至受邀至白宮演出,短時間內費城管弦便成為樂壇新勢力。由史托科...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9年10月2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90 次查看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神隱少女》與久石讓
說到動畫大國,日本如果稱第二,沒有其他國家敢說自己是第一,從小螢幕到大螢幕,日本數十年來佳作不斷,人人心裡皆有一個Best 10榜單。但如果要說哪一部日本動畫具有最大的世界影響力,應該非《神隱少女》莫屬了!此部由宮崎駿編導的動畫,2001年上映後好評席捲全世界,不但破天荒地...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9年9月2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358 次查看


巨人的新時代 ─久石讓與馬勒《巨人》
從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開始,彷彿依循音樂史的時序,到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普羅高菲夫的第五號交響曲,再到摩登現代感的拉威爾鋼琴協奏曲,日本音樂大師久石讓訪台指揮的交響音樂會,隱約傳達著訊息:偉大的大師,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9年9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957 次查看


指揮巨星 亞尼克.聶澤-賽金
2010年,費城管弦樂團宣布下屆音樂總監人選為聶澤-賽金(Yannick Nézet-Séguin)時,幾乎全世界都在問:這位指揮家是誰?為何能以35歲之齡受到「五大」青睞?9年過去,聶澤-賽金不但成功帶領費城管弦樂團度過破產危機,重新走向世界舞台,他無比的活力與熱情,更讓...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9年9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338 次查看


北美五大相繼來台巡禮 費城之聲不容錯過
對於樂迷來說,聽完北美五大如同完成音樂路上的重要里程 碑。而費城管弦樂團的到訪,無疑為台灣古典樂壇再添一樁美 事──自 2018 年春紐約愛樂訪台,2019 年芝加哥交響樂團、 克里夫蘭管弦樂團、費城管弦樂團陸續訪台,2020 年春季也...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9年9月2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67 次查看


美洲百年音樂傳承 從伯恩斯坦到杜達美
文/ 連士堯 1918年8月25日,伯恩斯坦出生於美國麻州小鎮的烏克蘭猶太移民家庭,當時並不知道這個孩子,將成為美國第一位傲視世界的全能音樂家;1981年1月26日,杜達美出生於貧窮南美小國委內瑞拉,透過知名的系統教育(El...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10月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433 次查看


百年義式美聲─聖西西里亞管弦樂團
義大利擁有獨步全球的美聲傳統,義大利的音樂勢力甚至早在莫札特那個年代就已經在全歐洲擁有極大的影響力。當時,義大利的音樂學院培養的人才,大量輸出到歐洲的歌劇院,執掌重要的職務,天賦優異者如莫札特為了創作歌劇也曾到義大利取經,學習他們的美聲唱法與作曲技法。時至今日,義大利的米蘭...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10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08 次查看


當天團碰上21世紀 柏林愛樂的拉圖與後拉圖時代
文:連士堯 1998年,「天團」柏林愛樂首次碰到難題:首席指揮阿巴多宣佈辭職,成為柏林愛樂首次有首席指揮於生前辭退職務。隔年在進行著名的「閉門會議」後,柏林愛樂選出了拉圖繼任,沒想到,2013年,拉圖再度拋出震撼彈:2018年約定任期結束後,將不再續任。21世紀的諸多改變,...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9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539 次查看


你必須現場親炙!呼吸「柏林愛樂60年來時空變遷」的氣息
撰文:賴偉峯(歐頭Otto) 說到柏林愛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你會連想到什麼?「交響樂天團」、「柏林愛樂大廳知名的葡萄園式音樂廳」、「第一位女團員莎賓梅耶」、「錄音很多」、「票很難買」、「數位音樂廳」⋯⋯等,但我想頻率出現最高的答案,應該是「...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9月2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23 次查看


你不可不看的—「爆炸頭」杜達美詮釋蕭十二
文 / 賴偉峯 Otto Lai 去年10月委內瑞拉籍的「爆炸頭」指揮杜達美因政治因素取消亞洲行程,令許多樂迷抱憾,他原本預定要帶領子弟兵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首度訪台,演出貝多芬9首交響曲,卻因他對政府喊話:「政府不該用暴力對待人民!」使得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憤而命令西蒙・...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9月1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400 次查看


你不可不聽的—柏林愛樂「現場版」蕭五
文 / 賴偉峯 Otto Lai 蕭五,指的是蕭斯塔高維契第五號交響曲「革命」!此曲是蕭氏十五首交響曲中,跟第十號一樣經常被演出的,該曲創作於1937年,同年11月21日由穆拉汶斯基率領列寧格勒管絃樂團首演,一演就大獲成功。此曲也常被拿來與貝多芬第五「命運」、馬勒第五,相提...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9月1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66 次查看


你不可不知的—蕭斯塔高維契其人其事說分明
文 / 賴偉峯 Otto Lai 1906年生於俄國聖彼得堡的蕭斯塔高維契,2006年樂壇替他歡慶百年誕辰,2018年的今天他如果還活著就是108歲了!今天,我們就快速扼要地來了解他的人、他的作品。 他一生寫有15首交響曲、15首弦樂四重奏、多首協奏曲、歌劇、舞台音樂以及部...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9月1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67 次查看


趕上宮廷戲發燒 聖彼得堡愛樂也有考究的皇家身世
清朝有女帝慈禧太后,俄羅斯則有女皇葉卡捷琳娜大帝,慈禧為了享樂斥資整修圓明園,葉卡捷琳娜大帝則成立了屬於皇家的歌劇和芭蕾舞劇院,這座劇院正是後來知名的馬林斯基劇院。藝術文化一路薪火傳承,1882年,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下令成立樂團,該樂團正是聖彼得堡愛樂的前身,更是俄羅斯最古老...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9月1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64 次查看


王者之聲,捨我其誰 ─ 柏林愛樂的榮耀之路
文/ 羅嵐君 他們是音樂巨匠柴可夫斯基口中最「靈活」的管弦樂團,他們是指揮帝王卡拉揚手中威震四方的屠龍寶劍,他們永遠走在影音科技的最前面,他們是全世界有志加入樂團的音樂家的第一志願,他們是全世界最好的樂團…… 他們是:柏林愛樂。 蓽路藍縷的草創初期...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8月1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281 次查看


手牽手,再創奇蹟!─ 柏林愛樂在臺灣
文/ 羅嵐君 台灣樂迷共創的音樂奇蹟! 柏林愛樂要來了!這個臺灣樂迷最熟悉、最親近的交響天團,再度強勢回歸!這個雄距交響樂團王者的頂級團體,與臺灣樂迷的關係非常獨特。即將卸任的音樂總監拉圖曾說,「臺灣,這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我們在這裡好像是搖滾巨星」,「我們一定會再...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8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96 次查看


超人氣斜槓指揮大師 ─ 多才多藝的帕帕諾
文/ 羅嵐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斜槓指揮在樂壇活躍,有別於上個世代專注於單一樂團的老派作風,中堅世代的指揮家頗能樂在其中,也繳得出頗為亮眼的成績單。樂迷暱稱亞尼克的涅澤-塞金,身兼鹿特丹愛樂、費城交響總監,最近才又得到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大都會劇院的藝術總監合約。拉托維亞指揮尼...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8月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491 次查看


青年音樂家的心靈導師-指揮大師麥可・提森・湯瑪斯
美國國家青年交響樂團甫由指揮MTT率領來台演出,演出前一日,我們抓緊時間訪問大師MTT。他帶著親切的微笑與我們見面,戴著藍色圓框眼鏡,十分新潮而俏皮,偶爾一笑,笑瞇瞇的眼睛時而促狹、時而認真懇切,緩緩道來的語氣充滿智慧。...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7月2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59 次查看


法系鋼琴大師 提鮑德 給青年音樂家的一堂課
鋼琴權威提鮑德於近日與指揮大師麥可・提森・湯瑪斯攜手,與隨美國國家青年交響樂團亞洲巡演再度訪台,難得受訪,訪談內容盡是滿滿的經驗談,希望能給在音樂之路上努力的青年更多前進的動力。提鮑德說,音樂之路上要能維持巔峰,沒有別的,即是不斷練習,透過每一次的練習發現不同的新事物,才能...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7月2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03 次查看


新世紀中國音樂夢 蘇州交響樂團
無論是上海或是北京,隨處都會看到大大的「中國夢」,的確,當世界都將目光放在這個新興市場之際,西方古典音樂也迅速在中國大陸迅速發展。放眼全球,大多數國際知名都會莫不以城市為名的交響樂團為榮,交響樂團更被視為城市進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外交重要的名片,人們也常透過這些交響樂團的演...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7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14 次查看


OLD IS NEW 千年蘇州 古今並存
文 / 趙靜瑜 (中國時報文化組副主任) 台灣人最愛去的旅遊景點之一?不懷疑,肯定有日本京都。 千年古城京都,四季皆宜,鴨川沁涼,清水寺寧謐,境內擁17處世界文化遺產,歷史最悠久的古剎,但京都同時也是風靡全球,遊戲任天堂的總部所在,最早倡議環境保護,控制地球氣溫的京都議定...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7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62 次查看


千錘百鍊的俄羅斯靈魂 ─ 聖彼得堡愛樂
文/ 編輯部 百年天團 見證俄國音樂歷史 聖彼得堡愛樂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第一天團,也是歐洲第一個音樂團體。創團歷史最早可溯及1882年所創立的宮廷合唱團,雖然樂團名稱幾經更迭,但是其指標地位依然未曾撼動分毫。不僅曾經由柴可夫斯基親自指揮首演第六交響曲《悲愴》,也曾經在普羅...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7月2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94 次查看


激情與內斂 ─ 鋼琴大師 盧岡斯基
文/ 編輯部 「盧岡斯基是淵博的鍵盤傳統上,真正的繼承者」-英國《衛報》 盧岡斯基的音樂歷程如同許多音樂神童,自小便展露過人的音樂天賦。7歲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13歲第一任老師凱絲特娜過世之後,拜師於俄羅斯鋼琴教母尼可萊耶娃門下,更在14歲時與當時已62歲且名滿天下尼可萊耶...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7月2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12 次查看


純正俄式 ─ 指揮大師 泰密卡諾夫
文/ 編輯部 音樂史上,許多著名的樂團都有一位形塑其靈魂的重要合作指揮,例如柏林愛樂與卡拉揚、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與馬舒爾、甚至是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團與葛濟夫之間的關係,這些指揮不論是塑造樂團的核心精神,或是復興樂團的光輝等事蹟,古典樂迷皆能如數家珍,而訪臺多次的俄系天團...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7月2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30 次查看


「音色魔術師」-鋼琴大師 提鮑德
文/ 羅嵐君 完美的技巧與詩意的詮釋,出眾的外表以及高雅的裝扮;鋼琴名家提鮑德在登上音樂舞台,指尖觸及琴鍵,第一個音符流瀉開始,便化身為完美,以獨特的魔力感動所有樂迷。 完美造詣 征服嚴苛樂評 兼具法國與德國血統的提鮑德,一九六一年出生於法國里昂,父親是業餘的小提琴家,母親...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6月1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227 次查看


風靡全美 指揮大師麥可.提森.湯瑪斯
人稱「MTT」、現任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的指揮家麥可.提森.湯瑪斯,指揮作品廣泛、生動而有力,曾獲《音樂美國》年度最佳指揮家獎、英國《留聲機》年度藝術家獎,以及11座葛萊美獎,不僅以個人魅力風靡全美、指揮多個頂尖樂團,也身兼作曲及編曲家,並發起YouTube音樂會,帶來創...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6月1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57 次查看


來自卡內基廳 美國青年音樂家一字排開
「美國國家青年管弦樂團」是從2013年開始,每年由卡內基音樂廳魏爾音樂中心嚴格篩選出110多名美國青年樂手(16 - 19歲)所組成,為全美最具才華與傑出的年輕音樂家。 創立以來,樂團受過馬林斯基劇院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葛濟夫、大衛・羅伯遜、夏爾・杜特華、艾森・巴赫、馬林・...

MNA牛耳藝術 編輯部
2018年6月1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86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