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跨世紀的對話

已更新:2018年10月11日

文/ 連士堯

2014年訪台,紀辛排出「舒伯特奏鳴曲」與「史克里亞賓奏鳴曲與練習曲」的曲目,展現出早期浪漫與晚期俄派的呼應。今年則安排「貝多芬第29號奏鳴曲」與「拉赫曼尼諾夫前奏曲選」,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貝多芬的超世紀之作

1818年,貝多芬完成了第28與29號兩首鋼琴奏鳴曲,並同時以「為槌琴所寫的大奏鳴曲」(Große Sonate für das Hammerklavier)之名出版,「槌琴」(Hammerklavier)其實就是現代鋼琴的前身,華語界也常常直譯為「漢馬克拉維」,來指稱第29號鋼琴奏鳴曲。

此曲被視為是貝多芬生涯⸺甚至是整個鋼琴演奏史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在貝多芬的時代,此曲並不受到歡迎,演奏家與觀眾對於當中包含的艱難技巧與破格寫作感到十分困惑,像是第一樂章就採用了眾多調性變換,第二樂章一反常態,將短小詼諧曲挪至此處,第三樂章又是長大將近20分鐘的慢板,最終樂章的開頭段落則完全不採用前面的樂思,直接另起旋律等等,皆不為同時代的人所接受。作曲家自身也深知此點,在英國出版此曲時,貝多芬甚至直接把前三樂章重新組成一個「快-慢-快」的奏鳴曲,第四樂章則另外以獨立作品出版,以符合「大眾習慣」。如此破格的安排,除了有經濟上的考量外,也展現出作曲家的「自知之明」,有待後人理解。


還好,經歷了兩個世紀,現今鋼琴家已完全理解此作之重要性,並且成為最常被演出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之一。有趣的是,由於此曲的結構與樂思複雜,至今在演奏上依然很難有一個「公認版」出現,大家們皆能在此作中發揮自我想法。2017年,紀辛加盟古典大廠DG,第一張專輯便直接以「貝多芬」為題,收錄數年來演奏貝多芬奏鳴曲與變奏曲的現場錄音,可看出紀辛近年對於貝多芬頗具心得。專輯中雖然沒有《漢馬克拉維》,但從近期頻繁的演出安排,可看出紀辛下回應以此曲為出版目標,想必能帶來極為令人信服的詮釋。





拉赫曼尼諾夫的跨時代套曲


「前奏曲」在音樂史上的出現時間很早,顧名思義,是在正式演出之前,演奏家演奏一些小品來「暖身」、「開場」的作品。在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皆是此種「功能性」為主。直到巴哈在兩冊《十二平均律》的偉大創作中,以「前奏曲」與「賦格」的形式,為24個大小調創作,開啟了前奏曲的重要性先河,之後則迎來了蕭邦的「前奏曲」,正式提升此曲種的藝術性,讓後世作曲家前仆後繼地為此樂種創作。 同樣以鋼琴作品見長的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當然也不會在此曲種中缺席。拉赫曼尼諾夫早在19歲時,就創作了升C小調前奏曲,也就是著名的作品3之2。在此之後,拉赫曼尼諾夫顯然一直將前奏曲創作放在心中,1904年他出版了作品23「十首前奏曲」,作曲家本人對此作品十分滿意,但在當時受歡迎程度仍然輸給最早年的作品3之2。不過,這並沒有停止拉赫曼尼諾夫寫作此樂種的決心,1910年他完成了作品32「十三首前奏曲」,將前面11首未包含的調性一口氣完成,也讓他加入了巴哈、蕭邦等人,成為擁有「整套24首前奏曲」的作曲家。 本次紀辛將從作品23中挑選出前7首,以及作品32裡的第10、12與13首,至於為何有這樣的安排,有待樂迷進場聽個明白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