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響起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
- 連士堯
- Jul 17, 2017
- 3 min read
10年前,在英國逍遙音樂節御用場地─皇家亞伯特廳的舞台上,出現了一群來自拉丁美洲的年輕人。他們手上拿的樂器與一般管弦樂團無異,但穿的卻不是常見的西裝禮服,而是根據自己國家-委內瑞拉國旗所設計的眩目夾克。當他們開始演奏的那一剎那,來自南美獨有的熱情樂音感染了全場觀眾,紛紛盛讚此為「逍遙音樂節史上最棒的一晚」,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這個一站上台就讓全世界為之瘋狂的樂團,正是委內瑞拉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 數十年的系統教育 讓人感動的不只是他們的音樂表現,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背後的故事才真正令世人驚豔。故事要回到1970年代,教育家艾柏魯在社區試驗成功後,說服委內瑞拉總統支持他的「系統教育」計畫,也就是讓中下階層的孩童透過每周至少4小時的音樂教育,加上團練、個人練習、表演……等不但凝聚了孩子們的向心力,更讓他們遠離毒品、犯罪等危險行為,進而改變了整個世代的容貌,學音樂的孩子真的不會變壞。

從1975年正式推動「系統教育」起,艾柏魯也同時成立了西蒙玻利瓦爾青年交響樂團,將表現特別優異的青年集結在一起,共同展現他們的音樂實力。1999年,年僅18歲、同樣從「系統教育」出身的杜達美成為此團的音樂總監,天才的指揮直覺搭配上留有拉丁美洲血液的音樂熱情,讓兩邊的合作擦出前所未見的火花,並且終於在2007年的「逍遙音樂節」大放異彩。全世界突然驚覺南美洲竟有實力如此堅強、不輸歐美名團的年輕樂團。 脫離青澀 更顯成熟 10年過去,如今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早已刪去「青年」二字,也代表團員的實力已進入成熟階段。即便杜達美於2009年起上任洛杉磯愛樂總監,也從未忘記這個孕育他,成為站上世界指揮舞台的樂團。除了持續帶領樂團巡演外,幾乎每一年也都會有新錄音問世。在帶有年輕氣息的2010年前後,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的錄音幾乎挑選較具戲劇張力的曲目,像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五號交響曲、馬勒的第五號交響曲、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等作品。當然還有他們最叫好叫座的《Fiesta》專輯,收錄南美作曲家與南美舞曲,讓聽眾徹底感受到一般歐美名團演奏不出來的「拉丁味」。 不過從近年的錄音可以見到,杜達美已開始拓展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的曲目深度,像是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馬勒第七號交響曲,並且在杜達美的串聯下與洛杉磯愛樂一起錄製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千人》。但這只是第一步,去年開始杜達美與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開啟「貝多芬計畫」,挑戰名團必錄經典──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特別的是他們不採用傳統的實體專輯發售,而是用數位發行的方式在各大串流音樂網站上架,此點也相當具有此團「年輕」的特性。除此之外,西蒙玻利瓦爾也與杜達美挑戰自我極限,於眾多城市連續四夜演出「不朽的九大」,包括今年4月於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演出獲得高度關注與討論。 面對首次來台的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觀眾可以期待看到他們維持著2007年驚艷全球的熱情,又展現出10年來快速的成長。更重要的是看到「系統教育」如何改變這些人的一生,這也是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帶給世界最大的啟發。
Read mor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