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不凡 帕爾曼的大師之路
- 文/ 羅嵐君
- Jul 26, 2017
- 3 min read

即將在今年的夏末秋初歡度七十二大壽,並曾獲頒美國自由勳章與國家藝術獎章的小提琴家帕爾曼,不僅是位頂尖的音樂家,也是備受尊崇的人道主義者。他在史蒂芬.史匹柏電影《辛德勒名單》中展現的悠揚琴音,感動全球億萬人心。在以色列出生,直到十三歲才為了學琴到美國定居,可說是當年古典樂界「美國夢」的最佳代言人。很難想像,一位四歲就因為感染小兒痲痺,導致雙腿不良於行的孩子,能夠克服萬難,一路向前,成為當今世界樂壇的小提琴天王。
帕爾曼的父親 音樂史上最給力的理髮師
1945年生在以色列一個理髮師家庭的帕爾曼,擁有與生俱來的絕對音感。三歲跟爸爸要了一把小提琴,四歲不幸罹患小兒痲痺,但是,感謝帕爾曼的父親沒有放棄,讓他從五歲就正式學習小提琴,並送他到特拉維夫的音樂院追隨俄國老師習藝,這讓他的演奏被歸入正統的俄國小提琴學派,和海飛茲、米爾斯坦、史坦、歐伊斯特拉夫同一門派,即使日後他到美國的茱莉亞學院,教導他的主要老師葛拉米安(Galamian),也是來自俄國。帕爾曼跟隨這位俄國來的女老師學了八年,一直到移民美國才停止,為他紮下穩固的基礎。
帕爾曼的父親恐怕是近代音樂史上貢獻最卓著的理髮師了!他傾盡心力與資源,為這個世界培育最閃亮的小提琴巨星!
選秀節目跨海識英雄
帕爾曼在十三歲被美國CBS的艾德‧蘇利文秀(The Ed Sullivan Show)跨海選秀選上,特別請他遠渡重洋到美國演出,這次的演出他拉了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大黃蜂的飛行〉和韋尼奧夫斯基的〈華麗波蘭舞曲〉。當年,艾德‧蘇利文秀的影響力大概可以跟現代的「美國偶像」等量齊觀。這次的演出一舉打開帕爾曼的知名度,在家人全力支持、全心照料之下,移居美國的帕爾曼很快適應新環境,進入茱麗亞學院,繼續朝大師之路邁進。
帕爾曼的時代 已經來臨
1963年3月5日,不到二十歲的帕爾曼,在小提琴巨擘史坦(Isaac Stern)以美國以色列文化基金會的協助之下,登上卡內基音樂廳,他選擇了韋尼奧夫斯基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做為魚躍龍門的試金石。可惜因為當時正逢報紙印刷工人罷工,並沒有評論見報。一年之後,帕爾曼參加列文垂特大賽並且贏得首獎,隨之而來的一系列跟美國樂團的音樂會,才算正式打開帕爾曼的職業演奏家之路。不負眾望的帕爾曼,大聲地向世界宣告:他的時代,已經來臨!
音樂之路 穩健向前
帕爾曼的小提琴藝術早已深獲推崇與肯定。「他的才華不可限量。他的小提琴造詣,無人能及!」帕爾曼生命中的貴人,小提琴家史坦曾經如此讚嘆。而他的恩師狄蕾(Dorothy DeLay)女士則曾說:「帕爾曼以他全面性的才華與無邊的想像力,贏在起跑點!」聆聽帕爾曼演奏(特別是現場)絕對是震憾人心的體驗。他的音色具有一種柔亮璀燦的光彩,行雲流水,揮灑自如,既精湛且精準,再艱澀的技巧對帕爾曼來說都不是問題。紐約時報樂評艾德華‧盧斯坦(Edward Rothstein)在聽過1982年帕爾曼在艾維‧費雪廳的一場演奏會後的評論,貼切具體指出帕爾曼的小提琴演奏藝術:「隨心所欲,全面性的表現能力,堪稱最親民的大師。」舞台上,他看起來就像演奏音樂的普通人,但只要他一開始演奏,所有人都會對他的技巧感到驚嘆,沉醉在他的琴音裡,對帕爾曼音樂產生移情作用,心中滿懷著喜悅,並且深深折服。
古典樂壇小提琴「一代宗師」
如今,飽滿、輝煌的「帕爾曼之聲」以及完美的技巧,是許多小提琴家追求的目標。對音樂的熱情與演奏的心法,帕爾曼從來不吝於分享。他是紐約茱麗亞學院的教授、每年夏天,帕爾曼都會在他和結縭超過四十五年妻子共同創辦的帕爾曼音樂節裡授課。帕爾曼還樂於使用社群網站,分享(有時還會現場示範)他的教學心得,甚至是生活上的瑣事、幽默的圖文小品。雖然沒有辦法一一回應粉絲留言,但他都會加以閱覽。對於世界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網友紛紛留言要他到當地演出,他也覺得十分有趣。這位古典樂壇小提琴「一代宗師」以他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將「帕爾曼之聲」響徹地球的每個需要音樂的角落。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