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的費城管弦樂團
- 員 會
- Sep 16, 2019
- 3 min read
文/李永忻
浴火重生的費城之聲: 新任總監 亞尼克.聶澤.賽金
2010年,費城宣布高懸四年的音樂總監,將由亞尼克.聶澤.賽金(Yannick Nézet-Séguin)接任。驚訝之餘眾人議論紛紛,這位在費城人指名不道姓,造型時尚又兼運動明星外型的小子,竟要以卅六歲之齡,成為費城的第八任音樂總監。他究竟會是破產老店的一場豪賭?還是費城這座兼容並蓄的友愛之城救世主?

寶劍一出天下知
身為近年來指揮界世代交替的一份子,接掌費城的亞尼克自是箇中代表,然其崛起的過程與路線,卻有別於其他來自音樂世家、大師加持、或是一炮而紅的指揮新秀。他沒有一錘定音的傳奇演出,亞尼克的傳奇來自於各座山頭的逐個擊破。
亞尼克出生於加拿大的蒙特婁,父母都是教育學者,五歲啟蒙音樂,魁北克音樂學院畢業。除了十九歲擔任蒙特婁大教堂(Le Chœur polyphonique de Montréal)的管弦樂團與合唱團的音樂總監之外,約在同期,他受邀參加指揮大師朱里尼(Carlo Maria Giulini)的音樂會與排練工作。經過這段一年多的貼身觀察讓亞尼克獲益良多,日後更推崇朱里尼是自己的音樂導師。
2000年是亞尼克生涯的轉捩點:他擔任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這個原本地區性的小樂團,在亞尼克數年的帶領下,不僅提升到一流的水準,更進一步灌錄唱片,甚至一度與國際知名的蒙特婁交響樂團(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分庭抗禮,讓樂壇開始注意到這個加拿大的年輕指揮。2004年,亞尼克首度前往歐洲巡迴演出,包括柏林愛樂、德勒斯登國立管弦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維也納愛樂,倫敦愛樂等……幾乎所有歐陸的重要天團都與亞尼克展開了第一次接觸。除了聽眾反應熱烈,團員們對於這位年輕新秀的實力更是驚訝。他的音樂活力四射卻又不失結構的穩定,掌控樂團更沉穩得像個老手。於是當2006年,亞尼克接下葛濟夫(Valery Gergiev)的棒子,成為荷蘭鹿特丹交響樂團(Rotterd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音樂總監時,來自各方的客席邀約早已蜂擁而至。2008年,亞尼克並曾親率荷蘭鹿特丹交響樂團訪台,至今仍為佳話。
舊風華新世紀 亞尼克綻新聲譽樂壇
然而亞尼克「殺出血路」的過程還沒有停下來。有別於其他年輕新秀單點突破的策略,亞尼克在歌劇上的表現更讓人驚訝。原來自少年時期開始,亞尼克豐富的合唱團經驗,讓他處理聲樂作品上游刃有餘。薩爾茲堡音樂節、英國的柯芬園、義大利的史卡拉,以及紐約的大都會歌劇院,他在歌劇院中獲得的讚賞更像是坐電梯般的直衝雲霄。此時樂壇早已不把亞尼克看做是指揮新生代之一:2011年的留聲機雜誌,便遴選亞尼克為封面人物,認為他將「領軍」眾家新秀!
當2012亞尼克入主費城,他為友愛之城帶來太多太多:許久不見的唱片合約、預售秒殺的票房熱潮、沉寂已久的團員活力,以及最重要的,浴火重生的費城之聲。亞尼克沉穩熟練的帶團能力,讓他可以在保有原有的樂團音色之餘,加入能量充沛的生命活力。他以爽颯明朗的處理手法確立起音樂的架構,以費城既有的瑰麗音色賦予音樂的血肉,換句話說,亞尼克進化了費城之聲。現在的費城,除了原有的人文與華麗,更貼近時代的潮流,擁有了全新的自信。
從開疆闢地的史托考夫斯基,圓熟精煉的奧曼第,浴火重生的亞尼克,這個偉大的樂團用自己的生命告訴我們:儘管曾經繁華落盡,曾經迷航與沉淪,但只要懷抱希望,他們仍然是那個充滿創意與探險的樂團,那個曾經威震全球的費城之聲。
▎節目詳情 費城管弦樂團 音樂總監:亞尼克‧聶澤-賽金 10/31-11/1 19:30 臺北國家音樂廳 ⠀⠀⠀ 力晶2019藝文饗宴 10/31 http://bit.ly/2Yx1ns6 拉赫曼尼諾夫:升F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作品1 德弗札克:E小調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作品95 鋼琴:趙成珍 ⠀⠀⠀ 中國信託經典饗宴 11/1 http://bit.ly/2Yy7IUe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 馬勒:升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 小提琴:麗莎.巴蒂雅許維莉
Comments